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正通慧丰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管理的系统化方法。通过综合考虑信息系统规划实施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包括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解决的需求、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企业的人员素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制订全面的规划、建立可逐步发展和系统进化的信息系统框架,并给出正确的实施途径来保证企业信息化工作顺利、高效、低成本的进行,保证所建立的信息技术体系能够正确调整和连接到业务结构和经营战略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支持。
正通慧丰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可以用“一个思想、一组理论与方法、一个框架、一组工具与平台、一个实施途径、一组标准与规范、一个评价体系、一批关键技术”这“八个一”来描述。“一个思想”指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指导思想,它对企业整体解决方案集成框架的设计、实施途径的规划、系统集成的策略其指导作用。 “一组理论与方法”指研究和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这一复杂问题的系统化的理论与方法,它为企业信息化工作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支持。 “一个框架”指企业信息化集成框架,它定义了企业信息系统支持范围、主要的功能、主要的组成功能之间的关系、不同功能系统之间的集成策略和手段、主要采用的信息技术环境与支撑平台、企业信息与知识的管理策略、相关数据标准与安全策略等。良好定义的企业信息化集成框架是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可集成性、可重构和安全性等的重要基础。“一组工具与平台”指支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应用工具、集成平台和使能工具。 “一个实施途径”指在企业信息化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有效组织、管理、评价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指南和参考模板。 “一组标准与规范”指信息技术标准规范、行业与企业管理标准与规范、企业建模规范、企业信息化实施指南与规范。 “一个评价体系” 指企业信息化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一批关键技术”指在企业信息化实施、组织、经营过程重组、集成框架与集成平台构建、系统集成、系统维护、信息安全等方面需要研究和攻关关键技术问题。下图给出了反映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内容的“八个一”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框架。

综合正通慧丰多年的企业信息化实施的经验,归纳出如下实施步骤,分为理论与方法学习、面向信息系统实施的企业业务战略规划、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实施、组织调整与资源配置、信息系统运行六个个步骤。
在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中,前两个步骤是为贯彻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化思想而进行的理论、方法学习和面向信息系统实施的企业业务战略规划,它们是企业实施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开展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信息系统实施,并且要根据企业业务战略规划中制定的企业业务模型、信息系统规划与信息系统实施中对组织、资源配置的需求,对组织进行相应的调整,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信息系统的规划在整个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一个步骤是将实施好的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为企业业务工作的开展提高良好的支持环境和工具。
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采用系统化的方法,通过不同层面的工作来进行企业信息化的规划、组织、控制、管理工作,达到共赢的效果。
1、增加工作效率(Process efficiency increased):
能以更少的时间或更低的成本(例如:人力的需求降低或生产量增加)完成工作过程。
2、制定工作标准化(Process standardization achieved):
自动化的工作可以通过对顾客提供服务的回应时间缩短来改善服务的品质,例如:回应顾客查询他们贷款状况的时间。
3、改善资料的可取得性(Information availability improved):
直接利用电子传递的方式,将事件资料传递给使用者(user),替代传统用人力传递文件的方式,以减少传递上的时间及人力需求。
4、指派自动化任务(Automatic assignment of tasks to staff):
自动化任务的指派是直接将工作项目传递给负责的角色,不需要由人来指派。
5、执行自动化任务(Automation):
自动化任务可透过与其他应用系统的连结来达成部分工作处理的自动化,以节省人力与处理时间。
6、自动监控流程(Process monitoring automated):
它借助监控工具、表格、图表来显示团队或个人任务执行的状况,让管理者可以直接看到每个任务的执行状态。 |